在加密货币的早期阶段,CPU 挖矿曾是获取数字货币的主要途径。彼时,普通电脑的 CPU 算力尚可在挖矿领域分得一杯羹,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与挖矿技术的革新,CPU 挖矿的收益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。
回顾往昔,创世年代大家用普通电脑 CPU 在家挖矿,那时候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挖掘难度较低,少量算力就能有所收获。但今时不同往日,随着专业矿机的崛起,CPU 挖矿的收益在各类挖矿方式中已处于较低水平。以比特币挖矿为例,从产出机制来看,需矿机算出比特币网络内区块上的 “数学难题” 来获取记账权与比特币奖励。如今主流的 ASIC 芯片矿机,其挖矿速度相较于 CPU 有质的飞跃。若将 CPU 的挖矿速度设为 1,ASIC 的挖矿速度可达 2000,且功耗与 GPU 相当,这使得 CPU 在比特币挖矿竞争中几乎毫无优势,收益微乎其微。
在门罗币挖矿领域,情况略有不同。门罗币采用的 Cryptonight 挖矿算法对 CPU 较为友好,一些网站甚至利用用户浏览网页时调用其电脑 CPU 资源进行挖矿。据统计,全网曾有超 3 万家网站内置挖矿代码,若网站日访问量达 10 - 20 人,每天可收入约 0.3 个 XMR(门罗币),折合约 270 元人民币。但这种方式获取的收益极不稳定,且受网站流量、用户使用时长等因素制约。
从整体收益排行角度,在当下加密货币挖矿生态中,CPU 挖矿收益远低于专业矿机。专业比特币矿机如蚂蚁矿机 S9,虽如今价格、收益随市场波动,但在其巅峰时期,一台机器每天净收入可达 20 元 ,且在其整个生命周期,经历多轮牛市,收益颇为可观。而以太坊挖矿,此前主要用显卡,其回本周期控制在 4 - 6 个月 ,收益回报也优于 CPU 挖矿。即使在一些利用 CPU 挖矿的小众场景中,如网站内置挖矿代码,与专业矿机、显卡挖矿相比,CPU 挖矿所获收益也是小巫见大巫。
此外,从一些非法挖矿案例来看,如山东省潍坊市公安局破获的案件中,犯罪团伙非法控制 389 万台电脑主机,在 100 多万台电脑主机静默安装挖矿程序,两年间挖取多种虚拟货币非法获利 1500 余万元 。但这种非法行为不仅面临法律制裁,其收益也是建立在大规模非法控制计算资源基础上,正常用户依靠个人 CPU 挖矿根本无法企及。
总之,在当前加密货币挖矿环境下,CPU 挖矿收益在各类挖矿方式中排名靠后。随着行业发展,挖矿难度持续增加,算力竞争愈发激烈,CPU 因算力限制,很难在挖矿收益上取得优势。若想在加密货币挖矿领域获取较高收益,专业矿机与针对性的挖矿策略才是更优选择。但需注意,在中国,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已被列入淘汰类,参与此类活动不仅收益难有保障,还可能触犯法律红线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