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虚拟货币诈骗的版图中,u 币(多为骗子虚构的 “数字货币”)凭借精心设计的套路,让不少人陷入财产损失的泥潭。这些套路层层递进,从诱人入局到卷款跑路,每一步都精准抓住受害者的心理弱点。
第一步是 “画饼充饥” 的虚假宣传。骗子往往包装 u 币为 “央行背书”“区块链创新项目”,通过微信群、短视频平台散布 “低投入高回报” 的谣言,宣称 “三个月翻倍、一年十倍”。他们会伪造政府批文、专家推荐视频,甚至 PS 与名人的合影,营造 “官方认可” 的假象。2024 年某案例中,骗子自称 “中国区块链协会” 工作人员,以 “数字货币试点” 名义推广 u 币,一周内吸引 500 余人注册,初期确实返还小额收益,让受害者放松警惕。
第二步是 “拉人头” 的传销式扩张。u 币诈骗多采用多级分销模式,用户邀请亲友购买 u 币可获得 “算力奖励” 或 “层级提成”,诱惑受害者发展下线。河北的赵女士 2023 年参与 u 币投资,为赚提成拉来 20 名亲友,投入资金达 80 万元。这种模式不仅扩大诈骗范围,还利用亲情、友情绑定受害者,即便有人察觉异常,也因担心牵连亲友而不敢报警,让骗子得以拖延时间。
第三步是 “平台操控” 的收割环节。当受害者投入大额资金后,u 币价格会突然暴跌,平台以 “市场波动” 为由搪塞。若受害者想提现,平台会设置重重障碍 —— 要求缴纳 “个人所得税”“保证金”“解冻费” 等,金额从几千到几十万元不等。江苏的王先生 2024 年提现 u 币时,被要求先交 10% 的 “跨境转账费”,缴纳 5 万元后,平台又以 “账号异常” 为由冻结账户,此时他才发现客服已失联,共损失 35 万元。
第四步是 “金蝉脱壳” 的跑路准备。骗子会在跑路前制造 “利好消息”,鼓励用户加仓,同时限制小额提现维持假象。一旦资金池达到预期规模,平台会以 “系统升级”“监管审查” 为由暂停服务,随后关闭网站和 APP,转移服务器至境外。2025 年破获的某 u 币诈骗案中,团伙在跑路前 3 天,还通过直播 “大佬站台” 吸引 200 万元投资,最终卷走资金 1.2 亿元,受害者遍布 20 多个省份。
更隐蔽的是,u 币诈骗常与 “杀猪盘” 结合。骗子先通过婚恋网站建立感情,再以 “带你赚钱” 为由引导投资 u 币,情感操控与金融诈骗双管齐下。上海的李女士 2024 年被 “网恋男友” 诱导投入 120 万元,发现被骗后精神崩溃,这类案件的追回率不足 5%。
u 币诈骗的核心套路,是用 “虚拟货币” 的新概念包装传统骗局,利用受害者对区块链的陌生感和暴富心理,一步步瓦解其防备。当一个 “数字货币” 需要靠拉人头、充值提现设限来维持时,本质就是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。认清这些套路,远离任何承诺 “稳赚不赔” 的虚拟货币,才是守护财产的关键。